当前位置:高校体育 > 体育知识 > 正文

足球训练基本理念与基本方法概述刘夫力「足球训练指导思想」

  • 体育知识
  • 2022-10-04
  • 90
  • 更新时间:2024-06-01 17:39:51

在我们说足球训练基本理念与基本方法概述刘夫力,大家应该略知一二,有朋友想问足球训练指导思想,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让大家详细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职业足球教练应该看哪些书?

以下几本必看的书:

《足球经理:主帅的内心世界》 麦克-卡森,这本书暂无翻译版本,亚马逊有购买链接。

《无处栖身》卡尔文,这本书讲的是球探的工作历程。这本书暂无翻译版本,亚马逊有购买链接。

《倒转金字塔:足球战术史》 乔纳森·威尔逊的大作之一,算是英国足球战术更迭的编年史了。这本书暂无翻译版本,亚马逊有购买链接。

这三本书读完之后会对主教练的工作有一个大体的概念,因为他分别涵盖了主教练的三项相对重要的工作:管理、挖掘、战术。

另外,国内的有中国足协出的《足球教练员培训教程-(职业级)》,可以看看。

当然,还有更为重要的一项工作是训练安排,这才是主教练的安家之本,对于此,可以看看阿贾克斯俱乐部出品的《阿贾克斯15-18岁足球教育DVD光盘》,吴金贵老师的《现代欧美足球训练理念与方法》,这些都是属于师傅领进门的教材。

接着就是一些需要仔细研读的书籍了,这包括各类球员自传,各类主教练自传。要从当中学会“如何挖掘球员的小心思”以及“那些因素足以干扰球员及如何处理”这种细微末节的小技能。

足球专业体能训练的作用 -- 论文

浅论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探讨

论文关键词:足球;体能训练;有氧耐力训练;无氧耐力训练

论文摘要:该文运用文献资料和综述等方法对足球运动的供能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足球运动员体能水平构成因素分析,探讨符合足球运动的体能训练方法。

对足球运动员训练包括技术、战术、体能、心理等方面的训练。其中,体能训练是技术、战术训练的基础。要对运动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首先要了解项目的特点和运动特征。足球比赛具有对抗激烈,攻守转换快速,持续时间长的特点,而足球运动员的运动可分为走动、慢跑、中速跑、冲刺跑、带球跑、后退跑等6种基本形式。而这6种运动形式的交替出现则产生了不同强度的运动时间和间歇时间的出现,而且还要在不同的运动距离上完成各种足球技术动作。

1.足球运动的供能特点

据统计,一场高水平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在场上活动的总距离为8706—14274m,快速冲刺跑200次左右,同时还要完成大量爆发性动作,其中走步占26.3%,慢跑占44.6%,快速冲刺跑占18.9%“能量的直接来源是三磷酸腺苷,肌肉活动能量的最终来源是物质的有氧氧化”ATP分别由三种不同的能源供给,首先起动的是磷酸原供能系统,其次起动乳酸原供能系统和有氧氧化功能系统“因此足球运动对三大供能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它是以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混合供能的运动”足球运动的能量大部分是由ATP—CP系统提供的,但无氧能量的产生也非常重要,这是高强度运动的需要,在比赛中一流球员大约要进行200多次3s以内的冲刺,这就是由无氧系统提供的能量“在足球运动中,乳酸的浓度和部分田径项目有所不同,糖酵解供能强度是较低的,比较集中于有氧供能和非乳酸无氧供能”因此,足球比赛时能量供应较集中于有氧和非乳酸无氧供能,无氧糖酵解能力则相对较低,运动员无需很强的耐乳酸能力。

2.当前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方法

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要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在平时训练中,并不需要一味地去强调体能测试要求,而要合理有效地安排运动员的训练,解决好一般身体素质训练与专项身体训练、身体训练与技战术训练以及身体训练与比赛等关系,一般把身体素质训练作为准备期,恢复和促进运动员身体状态的手段或为比赛需要,来保持运动员身体处于最佳生理状态而采取的一种练习手段,并要求运动员自觉的、长期的、不间断地进行一般身体素质训练,不是将一般身体素质训练作为课的主要内容来进行训练,而是在技战术训练课中,将体能训练的要求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这样可使运动员不会感到训练的枯燥与乏味,且能达到进行体能训练的目的”,具体做法是:在安排技术训练的过程中,采用循环练习法手段,在单位时间内,强调运动员练习的数量及质量,减少练习组与组之间的休息时间,采取不等时的间歇方法或在模拟比赛对抗的情况下,完成一定数量的技战术组织配合“采用非同等情况下的对抗等方法“延长练习的时间,控制练习质量,因此,在技、战术训练的过程中,同样达到了体能训练的目的,最终达到训练为比赛服务的目的”。

随着现代足球运动的发展,足球运动员一般和专项耐力的强度控制主要有四种方法,分为持续法、间歇法、重复法、比赛法。现代足球运动员的能量代谢特征是糖与脂肪交替供能,快肌、慢肌纤维交替活动,研究证明,目前足球运动员体能的决定性限制因素并非球员的心肺功能,而是球员的肌肉耐力水平,特别是肌肉无氧耐力水平“所以重点发展足球运动员肌肉无氧耐力水平对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是特别重要的。

2.1有氧耐力训练

在有氧耐力训练中应注意适宜的强度,目前运动生化学以无氧阈为标准,即由有氧供能开始大量动用无氧供能的临界点为强度指标,这种有氧与无氧的混合代谢区域是指把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结合起来进行训练的有效区分“每分钟心率以不低于150次作为基本强度标准”,这种训练手段对提高耐力项目的最大有氧能力非常有效。

持续负荷法:“持续负荷法是发展有氧耐力的主要方法,没有间歇”每次负荷时间不应少于30min“对有一定训练水平的运动员负荷时间可达到60—100min”。

重复训练法:“它是在发展有氧耐力的同时,还能发展专项或比赛能力,负荷强度比较大,每次练习应得到完全恢复以后,在重复进行”。

高原训练:“高原训练就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训练,由于身体在缺氧条件下的应激作用,能促进红血球和血红素的提高,血乳酸可达到平原训练达不到的水平从而提高了机体无氧糖酵解和抵抗酸性物质的能力”。

交替跑训练:“由三组运动员在同样的距离内进行往返交替跑,如A、B两组在一边,C组在另一边,练习由A组运动员开始跑向C组一边,当A组跑至C组一边时,C组跑向B组所在的一边,然后,当C组达到时,B组在迅速跑向A组的一边,依次往返进行交替跑,距离可定在30—60m之间;练习时间可控制在20—30min,通过交替跑的练习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

2.2无氧耐力训练

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由于攻防战术的需要,往往在很短的时间里进行反复冲刺跑,对无氧耐力水平的要求较高,无氧耐力训练也需注意以下几点:

无氧耐力训练必须保证运动员机体在活动中有高的乳酸值产生。为此,大强度和必需的持续时间是必不可少的。一般而言,每次活动的持续时间应在10s以上、1min以下,如果时间过短,主要发展的是磷酸原供能系统时间过长,则因强度降低而形成有氧耐力训练。

间歇训练法是当今足坛普遍用以发展无氧耐力的有效方法。在运用这一方法时,掌握合理的间歇时间,是训练效益的决定因素。当间歇时间过长时,血乳酸值会随休息时间长而减少,形成主要发展速度素质。因此,根据运动员训练水平状况安排适当的间歇,保证机体始终处于高乳酸值状态,是无氧耐力训练目的实现的根本保证。

随运动员无氧耐力素质的改善,为不断提高训练水平,教练员应及时地调整训练方法,如不变间歇时间、加长练习时间、或不变练习时间、缩短间歇时间等。

无氧耐力训练是一种大强度活动,运动员需要在练习前做好准备活动,在间歇期应采用积极性休息方式,以免因突然停止大强度活动后造成血液回流困难,头脑发生昏厥现象。间歇训练法用于无氧耐力训练,是以产生乳酸值为基本准则的,任何一种间歇训练方式,只要能满足这一基本准则的要求,都可在实践中采用。

参考文献:

秦志辉.足球运动员耐力训练若干问题的探讨..北京体育大学学.2002.25:136-138

耿建华.现阶段我国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结构的分析与训练对策..武汉体育学院学.2004.38:111-113

陈明.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与疲劳消除..北京体育大学学.2006.29206-208

刘夫力,周毅.职业足球队训练手段结构体系及其构成因素分析.广州体育学院学.2002.2268-71

足球训练基本理念与基本方法概述刘夫力「足球训练指导思想」  第1张

小学足球教学理念、原则、方法分别是什么?

足球运动已经提上历史日程,小学生如何进行足球训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从足球训练的基本原则与阶段划分,技战术身体训练与心理机能之间的联系与训练方法三个方面加以说明,以期有益于足球事业的发展。

一,小学体育课足球教学的基本原则

小学生体育课上的足球训练是--个独立而完整的教学过程,它是培养足球队员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体育教师,我认为应该在不影响文化课的前提下,在体育课上对小学生进行科学训练,从而提高他们的足球水平,促进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在运动负荷的运用上,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保证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又为以后的训练打下良好基础。小学生出于足球训练的初期阶段,与基本技能训练阶段,体育教师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条件,对学生展开各阶段的训练。

二,小学足球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1、单个技术动作的教学

一般情况下,对运动技术的教学过程,采用简单动作用完.整法、复杂动作用分解法,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单个足球技术动作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对单个足球技术动作的应以分解法练习为主,让学生了解每个技术动作要点,如:支撑脚的位置、接触球的部位等。②要慢速进行,充分体验脚的各个部位对球的感觉,熟悉球性,养成正确动力定型,为以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③尽可能地让学生增加接触球的次数,减少无效时间消耗。

2、熟练化训练单个技术动作

熟练化训练是把在慢速完成的技术动作向快速完成的转换过程。通过强化练习技术动作,加大刺激儿童大脑皮层,使正确的技术动作从不熟练到熟练。熟练化练习要与儿童身心理特征相适应,尽量减少单个动作的重复刺激,可采用多种多样的训练方法来达到熟练化训练的效果。可采用循环练习法、竞赛性练习法、奖励性练习法、趣味游戏性练习法等方法来完成。

三,足球教学中战术、身体训练与心理机能三者的关系

在小学生足球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特别注意身体素质、技战术与心理素质之间的相互联系。例如:发展身体素质与提高技术是互相促进的,二者在训练过程中是-一个统- - 而完整的实践过程。两者是互相制约的,只有身体素质达到一定的阶段,足球技术才能取得高的水平。如果某- -项 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被忽视了,那么少儿足球运动技能就得不到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体育课上的足球教学中,要全面发展各项的技能,如果出现一种或几种因素的不平衡,教师就要及时改变方法。

足球训练的教学原则有哪几个?

1 、体验丰富、快乐足球原则

在青少年参加足球活动时,要让他们充分体验参加足球活动所带来的对抗与竞争、失败与胜利、成功与挫折、团队合作与个人奋斗,以及伴随足球活动全过程的那种永不放弃的精神与信念;正确识别功力与奉献、暴力与守序

欺骗与善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尽可能地享受参加足球活动所带来的身心愉悦,深刻体会足球运动项目的魅力,让更多的儿童、青少年从小喜欢上足球运动。

为此,教练员在教学训练中要始终保持积极热情的态度,对待青少年队员要重在培养、坚持与鼓励为主,表扬为主,积极创造和保持轻松愉快、积极互动的教学训练活动环境。

2、懂规守矩、养成教育原则

“足球天生使一所关于人生的学校”。在这所“学校里”,儿童、青少年应当学会与人和社会交流,形成遵守共同的游戏规则、保持正确的竞赛活动行为规范、积极有效地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意识。

要培养儿童、青少年懂规守矩,既尊重自己又尊重他人,既尊重胜利者又尊重失败者,既遵守规则又服从裁判员判罚;学会识别正确与错误,树立公平竞争与合作意识并在日常学习、生活和训练中依靠自己和集体智慧与努力争取优胜。养成在集体生活中保持良好行为规范与礼仪礼节的习惯,使足球的教育功能成为人生教育的一部分。让儿童、青少年在足球活动中不断地体现和提升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

为此,教练员首先要在平时的教学训练中,做到仪容端庄、衣着整洁、行为规范,并且讲文明,有礼貌,表现出良好的人文修养,为儿童、青少年做好表率。

此外,教练员之间也应团结合作,相互交流与学习,为提高教学训练质量群策群力。同时,积极与每个队员交流沟通,教学相长,公平对待每一个队员,使他们都有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

3、身心安全、健康第一原则

足球运动是一项身体对抗激烈、比赛时间长、运动负荷量大的运动。儿童、青少年在心智方面处在不成熟阶段,他们还不能正确面对错误与失败。儿童、青少年在心理方面的安全需要是当今世界足球强国在青训体系中十分重视的问题。因此,在对儿童、青少年进行足球培养过程中,要格外关注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使其不受到伤害。在生理上,要有针对性地对各年龄阶段安排适宜的训练内容和生理负荷,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运动创伤。现代足球的安全理念是“让运动员健康地站在足球场上”。

为此,教练员应该在每次训练课时,充分做好热身与整理活动,认真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与对抗难度,必要时采用相应的保护措施,做好安全教育与安全防范工作。教练员要采用积极的态度,以恰当的“激励”语言应对儿童、青少年在训练、比赛、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是教练员、足球指导员永恒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