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校体育 > 体育知识 > 正文

中国足球队队长,中国足球队队长是谁

  • 体育知识
  • 2023-01-12
  • 113
  • 更新时间:2024-05-06 03:11:48
中国足球队队长,中国足球队队长是谁

内容导航:

  • 中国,也曾出过一个“世界球王”
  • 1957年,在先农坛体育场,中国足球队首次冲击世界杯,您猜胜负如何
  • (体育)“继续冲击世界冠军”——专访中国女篮队长杨力维
  • 一、中国,也曾出过一个“世界球王”

    卡塔尔世界杯进行得如火如荼,似乎没有悬念,中国队又一次无缘赛场。

    “中国除了足球队没去世界杯,其他都去了。”白岩松4年前的那句调侃,放到今天依然扎心。

    其实,回首百年足球史,我们发现中国人并非踢不好球。

    中国男足也曾有过一段极其辉煌的时代,甚至出过一位世界级的球王。

    这位球王的名字,叫李惠堂。

    李惠堂

    1976年8月13日,联邦德国《环球足球》杂志评选出“世界五大球王”,李惠堂与来自巴西的贝利、英国的马修斯、阿根廷的斯蒂法诺、匈牙利的普斯卡什一同上榜。

    按序依次为:贝利、马修斯、斯蒂法诺、普斯卡什、李惠堂

    那个年代,李惠堂带领中国男足所向披靡,让无数国人热血沸腾。

    李惠堂有多牛呢?

    据统计,他在正规足球赛事中,累计进球1860个,是世界上进球数量超过千个的五大巨星之一,曾率领中国队4次获得远东运动会(亚运会前身)冠军。

    在一场与英国海军球队的比赛中,球刚过中线,李惠堂一记超远“世界波”,足球越过多名英国球员破门得分。

    还曾一人从后场盘球,接连晃过五名前来阻截的对手,将球带到对方禁区,大力抽射入网。

    这种场面,即使放到现在,也足以令球迷为之疯狂。

    1905年,李惠堂出生于中国香港,6岁时,被父母送到老家广东梅县(今梅州市五华县)读书。

    梅县是中国著名的“足球之乡”,在这里,李惠堂接触到了足球,也爱上了足球。

    他自学球技,每天上学放学盘球走路,拿家门口的狗洞练习射门。

    李惠堂童年练球的狗洞

    球踢坏了,就爬上柚子树,摘下柚子来当球踢;柚子摘完了,又用一大堆布巾,捆成布团来练习。

    经过几年的锻炼,他的身体越来越壮实,控球技术尤其出色,周围人形容他:“球就像粘在脚上,抢也抢不去。”

    12岁那年,李惠堂被父母接回香港,在皇仁书院读中学,开始接受正规的足球训练。

    香港最早的官立中学:皇仁书院

    他的球技在同学中独占鳌头,甚至超过了一些年轻的老师。

    他报名参加“夏令营杯”足球赛,带领球队取得最终胜利,进球数全场第一。

    出色的表现,让李惠堂引起了球探的注意,香港最有名气的南华足球队随即决定,将李惠堂招入麾下。

    李惠堂由此进入职业赛场。

    专业的训练和比赛,让李惠堂球技突飞猛进,他擅长在三四十米外暴力远射,也擅长倒地卧射,角度刁钻如冷箭,常令对手防不胜防,球迷因此称他为“球怪”。

    1923年5月,第六届远东运动会在日本大阪举行,李惠堂代表国家队参赛。

    日本人作为东道主,自以为胜券在握,不料中国队在李惠堂的带领下,一路披荆斩棘,连胜4场,并最终以5:1大胜日本队,强势夺得冠军。

    上海《申报》以“中国足球铁军,堂堂十年连胜”为题刊文,让中国足球队获得“亚洲铁军”称号。

    李惠堂名声大噪。

    战胜日本队的中国队队员

    同年8月,李惠堂随队远征澳大利亚。

    赛前,他看到澳媒在报纸上刊出的中国球员,都是瘦骨嶙峋的“东亚病夫”形象,当即大怒。

    他们与全澳冠军——新南威尔士队比赛,开场仅5分钟,李惠堂便梅开二度,接连攻入2球;之后又上演帽子戏法,攻入第3球,以碾压的优势,大获全胜。

    赛后,澳当局专门授予其金质奖章,香港当地也以特大号标题,盛赞李惠堂为“球王”。

    这一战,引发了香港人极大的足球热情,人们涌上街头,争先恐后,只为一睹“球王李惠堂”的风采。

    李惠堂身高1.82米,跑动速度快,动作敏捷,控球、射门技术都非常出色,且擅长对抗,球在他的脚下,对方两三个人围上去也很难抢走。

    他最忌有人叫中国人“东亚病夫”,所以,20岁那年,李惠堂从香港来到上海,决心要与西方球队较量。

    他加盟上海乐华足球队,率领乐华队参加“史考托杯”足球赛,以4:1击败蝉联9届冠军的英国猎克斯队,首开上海华人足球队击败外国球队的先河。

    此后,李惠堂不断创下显赫战绩,所在球队包揽了当时上海足坛的三大冠军:西联甲组联赛冠军、高级杯赛冠军、中联甲组联赛冠军。

    并带领国家队,多次出征远东运动会,均夺冠而归,为中国足球立下了赫赫战功。

    当时,坊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听戏要听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

    在那个足球运动尚未普及的年代,一名球员能与梅兰芳大师平起平坐,足见李惠堂名声之盛。

    李惠堂担任中国奥运代表团旗手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在德国柏林举行,李惠堂担任中国足球队队长。

    这是中国足球第一次走进奥运赛场。

    不过,由于当时国家积弱,国民政府拿不出经费支持中国队参赛,李惠堂和队友们只好提前60天从国内出发,靠沿途的比赛门票收入,作为路费和参赛费用。

    他们沿途进行了27场比赛——平均2天多一场——取得了23胜4平的惊人战绩。

    然而,高密度的比赛,再加上一路舟车劳顿,他们赶到柏林时早已疲惫不堪,赛场上0:2负于英国,首轮即遭淘汰。

    中英比赛前中国队球员合影

    媒体对中国队表现予以肯定:中国队虽败犹荣

    他们败了,但虽败犹荣,他们代表中国足球,第一次叩响了世界体育盛会的大门,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一个民族不甘落后、不甘屈辱的坚强意志!

    他们在场上的出色表现,也让英国人大感震惊,英国老牌俱乐部——阿森纳足球俱乐部,以8000英镑的高额年薪,挽留李惠堂。

    李惠堂与阿森纳球星埃里克斯·詹姆士合影

    但李惠堂拒绝了。

    这位倔强的中国汉子,毫不犹豫地回了国,他每天更加努力地训练,铆足了劲儿,希望在下一届奥运会上一雪前耻。

    可惜的是,他没等来这个机会。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李惠堂辗转回到广东老家。

    为了支援抗战,他先后组织五华足球队、航建足球队等,到各地进行表演赛和义赛,筹集战款,用于慰劳伤兵、捐献灾区、救济难民等。

    他的足迹遍布广东、广西、四川、重庆等地,义赛打了138场,所获收入全部捐出,为抗日救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7年,李惠堂从内地返回香港。

    此时的他已经42岁,这位足坛老将,早已不复当年风采,在参加完自己的“挂靴之战”后,正式宣布退役。

    一代球王,就此拉下帷幕,留给世人无尽的唏嘘和感慨。

    不过,他并没有离开自己热爱的足球事业。

    退役后第二年,李惠堂以教练的身份,率领中国足球队征战第14届伦敦奥运会。

    李惠堂教练(中排左二)率领中国足球队参加第14届伦敦奥运会

    同年,他在英国受训4个星期,获得国际足联颁发的国际裁判证书,成为第一位获得国际裁判资格的中国人。

    回国后,他创办华人足球裁判会,蝉联6届主席。

    1965年,60岁的李惠堂当选国际足联副主席,成为在国际足联担任最高职务的中国人。

    次年,他再次当选亚洲足联副主席和国际足联副主席,在世界足坛享有极高的声望。

    此外,他还写下《足球经》《足球技术》《足球规则诠释》等十几本书籍,成为中国足球,乃至亚洲足球的主要功臣之一。

    李惠堂与他获得的奖杯、奖牌合影

    1979年7月,李惠堂在香港因病逝世,享年74岁。

    驰骋绿茵场25年,李惠堂一生获得50多个荣誉称号、100多枚奖章和120多座奖杯,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足球第一人,用自己的双脚和不屈的斗志,谱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自己职业生涯的巅峰时刻,他毅然投身到抗日救国的伟大事业中。

    在足球的荣誉榜上,他或许错失了许多成就,但在祖国的功勋簿上,他永远留下了最光辉璀璨的一笔。

    如今,中国男足似乎很久都没有带给观众们惊喜了。

    大年初一的世界杯预选赛上,中国队1:3不敌越南,不仅彻底无缘卡塔尔世界杯,还创下了60多年来首负越南的历史性纪录。

    《人民日报》点名批评:“大年初一的世预赛上,中国队输了不该输也不能输的一场球……”

    而前不久,北京国安败给泾川文汇,也再一次刷新了观众的认知底线,将中国足球推上了风口浪尖。

    其实,这场爆冷未必是一件坏事。

    它一方面给北京国安这类“老牌强队”敲响了警钟,另一方面,也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草根足球”,看到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人们,对足球运动的热爱和坚守。

    这些“草根球员”,往往有着对足球发自内心的热爱,他们更有梦想,更有担当,在赛场上也更有拼劲和血性。

    他们之中,未必不会出现第二个“李惠堂”,以最纯粹的足球梦和为国争光的一腔热血,带领中国足球重上巅峰。

    少一些资本的铜臭,让踢球的成本降下来,让更多有实力的“草根球员”有机会上场,这才是足球最原始、最有魅力的样子。文/牧龙闲人

    二、1957年,在先农坛体育场,中国足球队首次冲击世界杯,您猜胜负如何

    北京日报?旧京图说

    卡塔尔世界杯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冬天的世界杯跟天气一样有点“冷”,不过,持续爆冷的比赛也吸引了更多球迷的目光。看球之余还得继续关注我们旧京图说啊,因为我们这里有独家的世界杯老照片。

    在您印象里,看世界杯那得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儿了吧?您错了,早在1957年,中国足球队就参加过世界杯外围赛。那时候,没电视转播,也没有网络,我们有着60多年悠久历史的纸媒就发挥出优势了。今天,小编翻箱倒柜给您找出1957年6月2日,中国对印尼的那场世界杯外围赛的实况图,从头至尾清清楚楚,带您穿越时空,回到65年前看世界杯。

    印尼国家足球队员合影。

    1957年5月30日,印尼国家足球队员后卫郭杰锡在练脚。

    1957年5月30日,印尼国家足球队员在中国练脚。

    1957年6月2日,注定是一个载入中国足球史册的日子。这一天,中国足球队首次参加世界杯外围赛,在先农坛体育场对阵印度尼西亚队。

    要知道,当年亚洲足球的格局远不像现在这样。如今的亚洲强队韩国、日本的足球水平,当年不比中国队强;沙特、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还没怎么开展足球运动;印度尼西亚曾是荷兰殖民地,1950年代足球运动很普及,印尼足球队是当时亚洲前几名的强队。

    这是一场背水一战的比赛。此前在雅加达客场比赛,中国队由于缺乏大赛经验,不适应炎热潮湿的天气,以0比2败北,所以主场比赛必须获胜。

    赛前,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接见了印尼足球队。

    1957年6月2日,中国对印度尼西亚足球赛第二场比赛在中国举行,运动员入场了。

    中国对印度尼西亚足球赛比赛前,双方队长交换队旗。

    中国对印度尼西亚足球赛在中国举行,球场法官内由印度国际足球裁判华克蒂担任。冯文冈摄

    球场法官印度国际足球裁判华克蒂银笛一鸣,球赛开始。

    据胡金兆在《京华绿茵见闻录》里讲述:

    那几年足球勃兴,看球的人多了,球票日益告紧。为看球,当时在全国文联工作的胡金兆总是下了夜班就直接到王府井利生商店排队买票。由于去得早,往往能站在前头。但这次是世界杯外围赛,二者不能同日而语。卖票前一天,买票的队伍就排开老远。他是全家总动员,连老母亲都出来轮班站队,老太太下班后吃完晚饭去整夜排队。

    凌晨4点,一个小伙子跑来报告“最新消息”:刚从《北京日报》夜班工人处获悉,售票时间提前到早7点,每人限购一张,增加东长安街售票点……这一下排队的人乱了,过去再紧张的球票也是规定每人至少可购两张,轮班站队保证两个全能看上;只卖一张,太损了!谁看谁不看呀?胡金兆一看先农坛这边这么多人,他又不靠前,不由想到报纸还未出来,东长安街售票点也许还没什么人,不如奔那儿更有把握。可是天还没亮,没有车,怎么去?这时,一位三轮车工人一拍车座子:“上来,咱们奔东长安街!”球迷一下跳上了三个。三轮大哥把车蹬得飞快,直奔东长安街体育场。到那里一看,人果然不多,还不足百,三轮大哥汗流浃背,兴冲冲地说:“这步棋咱们走对了。”这样,他们每人买到一张票,又没耽误上班。到单位,胡金兆忍不住夸耀这一夜买票奇遇,大家听他说手中有一张票,羡慕死了。

    更让胡金兆得意的是一个同学还给他母亲找到一张票。球赛下午3时开始,他就陪着母亲奔先农坛,早去为占个好座儿。

    进场前一路都是等退票的,靠近先农坛,母子俩碰到一位华侨青年,手扶英国兰铃牌(俗称凤头)自行车,用生硬的北京话喊:“一张球票换一辆车!”那时凤头车极稀罕,值500元,相当于一个二级工一年的工资,而球票才五角,可是没人动心搭腔。要是搁在今天……

    这场比赛,周恩来总理,陈毅、贺龙副总理都赶来了,他们提前半小时就坐在先农坛体育场的主席台上。超级足球迷邓小平因公务走不开没来。周恩来总理很喜欢足球,他1912年随伯父去沈阳,在学校里就踢过球,解放后多次赶到体育场看球。陈毅元帅也酷爱足球,在这之后的1963年,陈毅随国家主席刘少奇访问印尼、缅甸。在缅甸海滩,陈毅穿着游泳裤与缅甸总理比赛足球,这可以说是我国参加“国际足球比赛”行政级别最高的“运动员”了。贺龙元帅是第一任国家体委主任,是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奠基人。在艰苦卓绝的延安时代,他便组织过战斗篮球队,担任西南军区司令员的时候,曾邀请第一支国家足球队来军区比赛。如此重要的比赛,贺老总当然不会放过。

    我队以四比三获胜。这是我队在上半场内十分钟张宏根和年维泗攻入两个球,这是客队守门员萨益兰跳起救球,但球已进入网内。

    年维泗在上半场十分钟内又攻入第二个球。

    中国对印度尼西亚足球赛开始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人民广播比赛的情况。

    那一天,北京乃至全国的球迷都围坐在收音机旁,先农坛体育场外高音喇叭下听实况转播的球迷黑压压一片。著名体育解说员张之的精彩解说绘声绘色,很能牵动球迷的心。当张之向全国球迷宣布双方运动员进场时,数千万球迷的心都收紧了。

    由于首场比分双方为0比2,所有的人对攻破印尼队球门都既急迫又没底,至少第一次交锋使人感到印尼队像牛皮糖,非常难缠。何时能够打破零的纪录,是球迷们最关心的。

    双方往返几个回合,既在试探又在调整心态。一分多钟时,中国队张宏根得球带了几步,发现队友还没有上压到门区,索性用左脚发力射门,球急速呈弧线从高处下落,球进了!这个球是离球门二十多米的地方射进的,是中国队参加世界杯预选赛的第一个进球。十多分钟后,年维泗面对一个半高球机智地用胸一顶,连人带球一起进了。

    此时,离开场才十多分钟,中国队已经2比0领先了。如果按这个势头打下去,还不把印尼队打花了?但很快,中国队经验不足的弱点就暴露出来了。印尼队利用经验,控制节奏来拖住中国队,他们稳住阵脚,在反击中打成功率。比赛进行到39分钟,印尼队左后卫张鑫昌用准确的长传把球吊到中国队门前。这个球恰恰位于守门员和后卫之间,造成中国队后卫姜杰祥与守门员黄肇文相撞,球落在地上,印尼队几个前锋一拥而上,把球送入空门。

    此后,双方你来我往。下半时印尼队果然把比分扳成3比3。时间已经不多,比分维持下去中国队将被淘汰。先农坛体育场的空气似乎凝固了,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在主场如此大好形势下,战局会急转直下。离比赛结束只有10分钟了,中国队左边锋王陆在对方球门右侧用他擅长的左脚转身射门,球进了!这个“一脚定江山”的进球,令全场观众欢呼沸腾,张宏根在先农坛为中国足球射进世界杯外围赛第一球。

    1950年代的观众虽然要比现在含蓄得多,但仍有人把帽子扔向了天空。最终中国队以4比3险胜。

    1957年,中国对印度尼西亚足球赛。我队以四比三获胜。首都的观众们如醉如狂掌声不绝。

    我队以四比三获胜。这是球场上的友谊。中国队姜杰祥和客队拉锡在球赛完后热情的拥抱和亲吻。

    周总理等和中国印度尼西亚队员合影。

    按今天的赛制,中国队因净胜球少已被淘汰,但当时的赛制是一胜一负则加赛一场,所以中国队不敢冒险,把机会留给了下一次。

    11天以后,第三场比赛定在第三国缅甸首都仰光举行,双方0比0打平,中国队冲击世界杯决赛圈的梦想破灭,但在北京那场跌宕起伏的比赛在6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有人津津乐道。

    图 | 北京日报图片库

    三、(体育)“继续冲击世界冠军”——专访中国女篮队长杨力维

    新华社堪培拉10月3日电 题:“继续冲击世界冠军”——专访中国女篮队长杨力维

    新华社记者岳东兴、王镜宇、苏斌

    在女篮世界杯上帮助球队获得亚军后,中国队队长杨力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时隔28年再度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几代篮球人努力的结果,这将激励大家进一步完善自己,“继续冲击世界冠军”。

    1日,在悉尼奥林匹克公园超级圆顶体育馆,中国队以61:83不敌美国队,继1994年后历史上第二次获得女篮世界杯(包括其前身世锦赛)亚军。

    专访中,中国队的主力后卫杨力维表示,如果要打分,她给全队打满分。

    “教练组也好,工作人员也好,队员也好,都尽可能地做好了自己的工作。我觉得我们没有遗憾了。非常完美,这次旅程。”她说。

    作为国家队的一名老将,此次是杨力维生涯第三次参加世界杯。回顾期间经历的起起伏伏,她说,一代代传承的团队精神非常重要。

    “我在国家队,也是经历了很多次的低谷,甚至是至暗时刻。但是我觉得就是前辈(的榜样作用),就是中国女篮的精神,无所畏惧,团结奉献,一代代传承下来,支撑着我们走到现在。”她说。

    中国队在本届世界杯10天8赛的高强度赛程中取得6胜2负的成绩。对此杨力维表示,收获了信心,也看到不足,这段经历将激励全队继续向下一个目标发起冲击。

    “(目标)当然是继续冲击世界冠军,但前提是我们在之后的阶段能够进一步完善自己。也看到了跟世界强队的差距,所以我觉得我们还有很多的空间可以做得更好。”她说。

    “能够再次获得这样的佳绩,让我们对后面(的赛事)信心倍增,对于我们之后备战巴黎(奥运会)也是非常宝贵的经验。”

    昆明姑娘杨力维5岁时开始接触篮球。曾剪过帅气短发的她今年留起了长发,在赛场上扎起了辫子。专访时,她换下运动服,将秀发梳到两侧,戴上帽子,宛如邻家女孩,很难让你想到她就是那个全场飞奔、里突外投、不断激励队友的队长。

    “就是从喜欢到热爱吧,这就是我的梦想。能够有一天去实现它,我就觉得没有遗憾了。”谈到这个跨越20多年的梦想,杨力维说,她将继续追梦。(完)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足球队队长的内容,更多关于中国足球队队长可以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