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校体育 > 体育知识 > 正文

欧洲足球俱乐部解散原因有哪些「足球解散的俱乐部原因」

  • 体育知识
  • 2022-12-13
  • 116
  • 更新时间:2024-05-17 02:51:14

当说到欧洲足球俱乐部解散原因有哪些,我们应该都知道,有朋友问足球解散的俱乐部原因,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希望大家会喜欢。

本文目录一览:

7大豪门集体退出欧超,欧超到底是什么组织?

七大豪门集体退出欧超,欧超是五大联赛豪门组成的联赛。

1.欧超联赛是五大联赛豪门组织的联赛;

2.欧超联赛组织者是俱乐部;

3.欧超联赛是豪门之间的对决。

最近欧洲足球爆出劲爆消息,欧超超级联赛宣布组织成功,开始阶段有12支球队参与,这12支球队基本上都是五大联赛的豪门。这对球迷来说是非常开心的事情,因为欧超超级联赛可比冠军联赛要好看很多,这都是豪门之间的对决。随着欧足联的施压7大豪门集体退出欧超,这让很多人感到非常惊讶,欧超联赛这么快就被四分五裂,这让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

一、欧超联赛是五大联赛豪门组织的联赛

欧洲豪门大家应该熟悉,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同时也为了能够赚取更多的钱财,欧洲各大豪门俱乐部组成了欧洲超级联赛,这对球迷来说是非常好的事情,因为球迷可以看到最直接,最精彩的比赛,因为这基本上代表了世界最高足球的水准。

二、欧洲超级联赛组织者是俱乐部

我们都知道不同的足球组织者机构完全不一样,欧洲超级联赛的组织者是俱乐部,这根欧足联这些完全不一样。欧足联是一个专门负责足球的机构,欧洲超级联赛组织者就是俱乐部的领导,这给其他机构完全不一样。

三、七大豪门为什么要集体退出欧洲超级联赛

七大豪门集体退出欧超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利益发生了冲突,因为欧足联控制了欧冠和欧洲杯等大型赛事,如果俱乐部参加欧洲超级联赛,那么他们可能就没有资格参加欧冠或者欧洲杯等赛事,这让俱乐部和球员都陷入了困境,退出才有可能让他们不损失利益,利益是他们最终退出的主要原因。

欧洲足球俱乐部解散原因有哪些「足球解散的俱乐部原因」  第1张

英国足球两度退出国际足联 到底是什么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并未燃烧到英国本土,不过诸项赛事仍然停摆了将近5年。一直到1919—1920赛季,英格兰队的事务才基本恢复正常。

第一次世界大战带给英格兰足球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是这场战争所唤起的民族情感,让英足总做出了国家队在今后拒绝和任何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国同场竞技的决定。这一充满民族主义的热血口号让国际足联异常尴尬。因为英足总的这个口号和国际足联当时宣扬的体育应该和政治分开的理念背道而驰,而如此高调的宣誓,也让国际足联谋划组建国际赛事的想法受阻。英足兰和国际足联两家因此分歧渐浓,而身为国际足联会长的伍尔福尔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8年)去世,无人在国际足联斡旋此事。1920年4月,英足总和苏格兰、威尔士与爱尔兰三家足协统一行动,宣布不列颠系从此退出国际足联。

退出国际足联之后,不列颠系的首次抵制活动前后持续了将近4年时间,跟着英足总行事的三家足协因此吃了大亏。威尔士队和爱尔兰队在整个20世纪20年代都足不出户,前后10余年从来没有和任何一支非不列颠球队过招,就此错过了国际足球蓬勃发展的环境。而苏格兰队也同样固步自封,只是在1929年的时候出访过一次欧洲。这三家足协如果当时积极和欧洲新兴势力融合切磋,自己在国际足坛的地位恐怕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倒是英格兰队在整个20世纪20年代都非常活跃。他们退出国际足联之后,反而和欧洲大陆的几家足协密切交往了起来。英格兰队和比利时队、法国队以及瑞典队频繁交手,借此保持了和国际足联的间接联系。而在国内,英足总在20世纪20年代初得到了王室和政府的支持,决定在伦敦西北的温布利地区兴建一座大型球场作为国家队的主场。温布利球场的修建仅仅用了不到12个月、300天即告完工。不过,英格兰队在主场落成之后,仍然不在这里迎战外国球队。温布利球场当时只有在英格兰队主场对阵苏格兰队时才会被英足总使用。对阵其他球队的国际比赛,英格兰队仍然会辗转于维拉公园和希尔斯堡等俱乐部球场。

1924年,英足总和国际足联的关系逐渐缓和。然而,在不少分歧还并未取得完全一致的情况下,英足总又莫名其妙地率领着不列颠系的另外三家足协急匆匆地重归国际足联。而这次国际足联没有因为不列颠系的回归就在规则和章程制定上对英足总做出让步,双方当时对于规则中与门将、替补球员相关的细节互不相让。除此之外,两边的最大分歧还在于非职业球员的参赛和报酬问题。国际足联这边规定非职业球员比赛期间,理应从主办方得到一笔“误工费”,以弥补他为了参加比赛而耽误工作的经济损失,而在职业化已经相对稳固的英格兰队,他们本国的法律却并不支持这一规定。

就在两家旷日持久的争吵声中,国际足联在并未提前通知英足总的情况下,于1927年8月在和国际奥委会联合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正式确定从1928年的阿姆斯特丹奥运会开始,“误工费”制度将正式推行。这让英足总一方非常恼火,他们声称国际足联的这一做法触动了他们在这项运动上的精神底线。不列颠系在重回国际足联三年之后,第二次集体宣布退出,并且开始抵制国际足联组织的一切赛事。

20世纪20年代前期,是英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兴盛发展的时代。直到1925年出现了大罢工运动,被横流的物欲冲得头昏脑胀的市民才开始意识到潜伏的社会问题。1929年美国华尔街股市崩盘。之后经济危机也波及到了英国,全国的失业人口开始迅猛增加。而就在英国社会逐渐走下坡路的同时,英格兰足球也开始了20世纪的第一个低迷阶段。

在对阵海外球队的国际赛场,英格兰队虽然仍旧场场告捷,但是比分的优势却在逐渐缩小,比赛的场面也不再是英格兰球迷所习惯的那种一边倒的局势了。

1921年5月,英格兰队首次和比利时队在布鲁塞尔相遇,他们仅仅以2比0的比分小胜对手。两年之后英格兰队在伦敦的海布里球场6比1大胜比利时队,“三狮军团”(英格兰队的别称)似乎觉得比利时队已然被自己打回原形,不足为惧。结果1923年两队再度交手,在比赛还剩下20分钟的时候,比利时队的进球让他们突然以2比1领先英格兰队,比利时人已经准备开始提前欢庆他们面对英格兰队的首场胜仗。结果在比赛的第92分钟,托马斯罗伯茨为英格兰队惊险扳平了比分。这也是英格兰队首次没能拿下“外战”比赛,2比2的平局已经为英格兰队敲响了警钟。

这场比赛也让英格兰国内的媒体和球迷大为恼火。《竞技新闻报》的记者詹姆斯卡顿毫不留情地在自己的文章中告诫英格兰球员:“你们中的所有球员,不管是前锋还是后卫,在控球时全都显得脚下用力过猛而闹出洋相。你们必须打起精神,更加上心地去训练和练习。不然的话,这项运动的受欢迎程度将逐渐下降,而大不列颠也将因你们而蒙羞。”

比分优势的逐渐缩小,已经让英格兰队有些难看,而现在他们在国际比赛中的形象也不再体面。1925年对阵法国队,他们一度以3比0领先,但是下半场却被他们一向瞧不起的法国球员连扳两球,最终以3比2的比分狼狈收场。一年后在安特卫普,比利时队在将近80分钟的时候还以3比2领先英格兰队。这场比赛英格兰队大部分时间被比利时人所压制,直到最后10分钟才仿佛如梦初醒,连入3球完成了逆转。英格兰球员的强壮身体和顽强精神仍然让外国球队无可奈何。不过,看见这些不可一世的球员一次次在比赛中陷入惊慌和狼狈,欧洲球队对英格兰队的膜拜和敬畏正在迅速减弱。

除了“外战”渐衰之外,英格兰队在20世纪20年代的“内战”中也每况愈下。1920年,他们在希尔斯堡球场以5比4险胜苏格兰队,那又是一次在最后20分钟连入3球的惊险逆转。不过,英格兰队似乎也就是在那场比赛中透支了自己的所有运气,命运女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不再眷顾英格兰队。从1921年开始,英格兰队竟然史无前例地连续7年败于苏格兰队。

而让英格兰球迷气馁的是,从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恢复的首届不列颠锦标赛算起,英格兰队在整个20世纪20年代的前后11个赛季里,只在1930年独享过一次冠军奖杯。其中,甚至有三年排在四支球队的倒数第一位,这是这项赛事的前35年里从未发生过的事情。

和英格兰队的踟蹰不前相比,整个20世纪20年代,欧洲几个新兴足球国家都在大踏步前进,他们纷纷开始创建自己的国内联赛。南美洲势力也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在不列颠系抵制的1924年和1928年奥运会上,来自南美洲的乌拉圭队包揽了那两届奥运会的足球金牌。当时在现场观战的欧洲记者形容乌拉圭队的足球风格“美丽精巧,快速高效”,“如果你问我他们是否能和不列颠那几支球队相提并论,我认为乌拉圭队的实力要更胜一筹,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就像是阿拉伯名驹和乡村劣马一样明显”。

当时的英足总却对这一切一无所知。欧洲的不少国家队都已经开始聘请主教练执教球队,其中不乏英格兰人。而英足总不仅没有物色和任命一位合适的主帅,反而将国家队球员的遴选和比赛首发阵容的制度进一步官僚化和复杂化。他们成立了一个特殊的委员会,通过这些委员的投票来选举国家队的场上球员。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个委员会并不是根据球员在平时联赛的状态和表现来进行遴选,而是专门由英足总将优秀球员集中起来,举办一场类似于内部教学赛的比赛,然后让委员会成员根据这些球员在那一场教学赛上的表现投票,选择国家队的主力阵容。

英足总之所以设计这类让人不禁哑然失笑的荒唐程序,应该是为了兼顾遴选过程中的公平原则。如果根据球员在联赛中的表现进行挑选,那么难保这些委员中有任人唯亲的选择,而且当时国家队球员的选择范围并不限于顶级联赛,因为第二级别联赛球员在国家队首发的状况时有发生,不足为奇。因此,要设计一个公平的国家队球员遴选程序,只能让所有委员以同一场教学赛上的表现为依据。

当年阿尔考克和金奈尔德勋爵筹办英格兰和苏格兰代表队的比赛,两人都还没有遭到官僚机构的掣肘,所以筹办事项高效而得力。而随着各项规章的制定,英足总的官僚气息却越来越浓厚,凡事无论大小,都要煞有介事地成立一个名目复杂的委员会来调查评估。当时金奈尔德勋爵在英足总担任掌门人,却也不得不向这类繁琐而低效的制度低头。国家队球员的委员会遴选制度一直持续到了1962年智利世界杯后。人们普遍认为英格兰在1950年和1958年世界杯的出局,和遴选委员会的失误有着直接的关系。

遴选委员会造成的一个明显弊端就是国家队的稳定性不复存在。根据《竞技新闻报》1930年的统计,英格兰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举办的所有33场不列颠锦标赛上,前后共遴选了145名球员。而在这些人当中,多达66人仅仅出场了一次,就被委员会抛弃,此生再也没有收到国家队的征召令。也就是说,整个20世纪20年代,英格兰队有多达46%的国脚球员属于“流动人口”。球队主力阵容场场不同,场上球员之间彼此陌生,球队的表现自然要持续滑坡。

球队阵容频繁变动所引发的另一个恶果是英格兰队逐渐摈弃集体打法,个人主义再次抬头。那个时代的球星,效力于阿森纳的前锋克里夫巴斯汀抱怨说:“球员又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了个人表现上,没人再将球队当做一个整体。在恶性循环之下,我们逐渐陷入到了一个奇怪而畸形的体系之中。”

球员实力滑坡,再加上混乱的遴选制度干扰,英格兰队在1927—1928赛季的不列颠锦标赛上遭遇了建队以来前所未有的重挫。他们先是爆冷输给了威尔士队和爱尔兰队,之后在温布利球场主场迎战苏格兰队,却被苏格兰队以5比1击败。英格兰队3场比赛全部告负,6年之内第3次在不列颠锦标赛上排名倒数第一。

11支足球队被解散的原因是什么?

2020年5月23日,中国足协官网发布公告,因为无法解决欠薪问题,宣布取消广东华南虎等11支职业球队注册资格。

中国足协官网发布公告内容如下:

根据公示结果和后期调查,确认广东华南虎足球俱乐部、四川隆发足球俱乐部、辽宁足球俱乐部、上海申鑫足球俱乐部、银川贺兰山足球俱乐部、大连千兆足球俱乐部、福建天信足球俱乐部、延边北国足球俱乐部、吉林百嘉足球俱乐部、南京沙叶足球俱乐部、保定英利易通足球俱乐部存在欠薪行为且未能解决。

按照《中国足球协会关于规范管理职业俱乐部的通知》、《中国足球协会职业俱乐部准入规程》和《中国足球协会乙级联赛俱乐部准入规程》的要求,依据《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第八十五条的规定,现决定取消上述各俱乐部的注册资格。

扩展资料

中超联赛的其他情况

主动申报退出职业联赛的俱乐部包括上赛季参加中超联赛的天津天海、参加中乙联赛的深圳鹏城、杭州吴越钱唐以及参加中冠联赛的菏泽市曹州、南京巴兰塔。

在三级联赛准入名单中,有16家俱乐部获得中超联赛准入资格,深圳足球俱乐部将递补天津天海参加中超联赛。中甲则由上赛季的16支球队扩军至18家,其中苏州东吴、江西联盛、四川九牛足球以及昆山足球俱乐部均为递补参赛。

中乙联赛则有21家俱乐部获得准入资格。由于中超U23队和国青队也将参加中乙联赛,联赛的赛制和球队数量仍未最终确定。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社新媒体—中国足协公布职业联赛准入名单

参考资料来源:澎湃新闻—中国足协取消广东华南虎等11支欠薪职业球队注册资格

又有多家足球俱乐部退出,原因是什么?

俱乐部本身没有营收能力,加之这几年金元足球俱乐部的经营预算高,上个赛季又开始实行中性名的政策,职业联赛整体关注度直线下降。这些原因直接导致很多投资方选择撤资,不再继续投资职业足球俱乐部,这样俱乐部也就无法再继续经营下去,退出也成了唯一的出路。联赛本身并非健康模式,职业化程度不高,做为一个职业足球俱乐部资金来源完全依靠投资,这样的模式注定是不长久的。

过去很多企业选择投资足球,主要原因是为了增加自己企业的曝光度。很多企业发现与其把钱投在打广告上,不如把这部分费用投资在足球上,央视直播中超联赛的时间最低也是90分钟, 并且这期间还有解说员还不断提到企业名字。这也是很多中国企业投资俱乐部的根本目的,但是中性名的实行彻底打破这种局面。企业的退出虽然有经营不景气的原因,但更多的原因还是因为无法像以前一样宣传自己的企业。

中国的职业联赛目前还无法做到像欧洲那样有强大的造血能力,俱乐部的收入几乎完全要依靠投资方,投资方一旦想要撤资或者出现经营不善的情况,那么对于俱乐部来说就是“灭顶之灾”,几乎没有办法单独依靠俱乐部自身经营下去。

想要彻底摆脱这样的局面,除了让俱乐部自身具有一定的早血能力。还有国内的足球的相关产业必须建立起来,人们对于足球的消费愿望仍然不高,让足球这项产业形成一个闭环。当前的形势对于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来说并不算好,联赛的关注程度大幅度下降,比赛目前又受到疫情的影响。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各俱乐部是继续采用过去的经营模式,还是有新的经营模式出现,这些都值得我们期待。

欧超48小时瓦解实录:美国资本和文化输出的罕见败局

文|付政浩

从歃血为盟、缔约立誓到背约负盟、分崩离析,这一过程需要多久时间?欧洲超级联赛给出的答案是不足48小时,彻底刷新了世人对乌合之众这一词语的认知。

北京时间4月18日深夜,皇马等12家欧洲足球豪门俱乐部宣布成立欧洲超级联赛。这一消息随即引发全球热议,欧超支持者甚至信誓旦旦地宣称,欧洲足球 历史 进程从此将被改写。

但仅仅在不足48小时后的北京时间4月20日深夜,曼城等6支英超俱乐部就宣布退出欧超联赛。欧洲超级联赛对此无奈地表示,将暂停现有的赛事计划,重新考虑如何规划这一项目。

而截至发稿前,意甲的国兰、AC米兰、尤文和西甲的马竞也陆续宣布退出,欧超12家俱乐部瞬间仅剩西甲的巴萨和皇马两家。欧足联主席切费林发出最后通牒:当地时间21日下午5点前,剩余的欧超球队必须退出,否则将受到处罚。

鉴于欧超在欧洲范围内遭遇了多国政府、 体育 协会、足球联赛、媒体、球迷群体的集体反对,所以,欧超进展不顺乃至流产实属大概率事件。但真正令人意外的是,这一结盟关系如此脆弱无力,不堪一击。欧超土崩瓦解的速度如此之快,也折射出欧超此前筹办过程中的混乱无序。

正所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如无意外,欧超将很快胎死腹中、沦为闹剧。一场闹剧,一地鸡毛,抬望眼,恐怕也只剩下传说中的美国金融巨头摩根大通的50亿美元空头支票在空中飘荡,美国投行意图依仗美元大放水的优势大举掠夺欧洲足球资产的美梦也就此被打破。在欧洲足球与美国资本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欧洲足球传统文化暂时取得了胜利。

那么,在过去这48个小时内究竟发生了什么?皇马主席弗洛伦蒂诺信誓旦旦称“没有人会退出”,却火速惨遭打脸,欧足联究竟采取了哪些举措,才让那些原本已被美元资本深深诱惑的豪门很快就幡然悔悟、甘当叛徒?而促使欧超12家豪门迅速分化瓦解的深层原因究竟又是什么?其实,纵观全球体坛,俱乐部结盟造反、挑战现有成熟赛事体系的案例屡见不鲜,但除了欧洲篮球联赛外,几无成功案例,个中原因耐人寻味。

政府+协会+赞助商联合施压,十家俱乐部火速退群

毋庸讳言,足球豪门退出欧超的理由恰恰也是他们当初加入的理由,那就是两个字:利益。

欧超这一概念由来已久,长期以来,欧洲足球豪门就对欧冠的运营思路尤其是商业收入分配机制颇为不满,所以每隔数年就商议如何抱团来自己做大蛋糕,用固定豪门球队参加的欧超联赛来取代欧足联主导的欧冠。而如今在得到美国金融巨鳄的支持后,这一计划才真正开始落实。

根据欧超此前的方案显示,联赛将使用“15+5”的构成机制,15家创始球队将拥有永久参赛权,剩下5个名额将通过资格赛决出。美国摩根大通承诺出资至少50亿美元来支持欧超的筹建,所有这15家创始俱乐部将共享35亿欧元的启动资金,此外,数字媒体平台DAZN也有意用一年35亿欧元的天价购买欧超联赛版权。

据估算,欧超的每年营收将轻松突破100亿美元大关,各家创始球队第一年就有望最多分到3.5亿欧元。这些天文数字的诱惑力之大不言而喻。尤其是考虑到疫情导致欧洲足球俱乐部亏损巨大,面对美国巨鳄抛出的支票,各家豪门难以自持实属正常。

但短短两天之内,这些豪门突然觉得美国支票不香了,因为他们原有的利益可能会遭遇重创。一个只是画大饼的未来前景,一个则是实打实的眼下利益,当必须做出抉择时,大多数人恐怕还是会选择稳妥可靠的眼下既有利益。

在欧超宣布成立后的第一时间,欧洲的政府高官、欧足联以及各国足协协会、本俱乐部名宿、球迷群体、兄弟足球俱乐部均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强烈反对,相关赞助商也选择对参加欧超的俱乐部进行施压。其中,欧足联联合英、意、西三国足协表示,参加欧超的球员将会被禁止参加任何国内、欧洲或者世界级别的比赛,并有可能被禁止代表各自的国家队。

当政府、协会、联赛、球迷、媒体、赞助商一起施压时,这意味俱乐部的赞助收入、票房收入、联赛分红都可能会遭遇损失,面对这些潜在的损失,俱乐部自然能感受到切身之痛。因为英国有曼城、利物浦、曼联、阿森纳、热刺、切尔西这六家足球俱乐部加入欧超,占据欧超的半壁江山,所以英国的反对声音也最激烈。

英超多家俱乐部的球迷群体明确表示抵制欧超,在利兹联对阵利物浦的比赛期间,现场打出大幅标语“向欧超说不”。利兹联俱乐部球员更是身穿呼吁抵制欧超的T恤,T恤上印着醒目的标语“足球是为了球迷”。赞助商们则威胁将暂停和六家英超俱乐部的相关合作,而潜在的新赞助商则有意暂停谈判。

此外,西班牙的《世界 体育 报》透露,欧足联向英超六家俱乐部做出承诺,只有他们退出欧超,欧足联后续将向他们提供了一笔巨款作为补偿。前有威逼,后有利诱,英超六家俱乐部自然被分化。

俱乐部造反鲜有成功案例,但终能推动职业化进程

在职业 体育 领域,最大的痛点就是赛事初创阶段发愁如何做大蛋糕,以及在赛事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如何分好蛋糕。围绕着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这个永恒的矛盾,这些年下来,纵观国内外体坛,其实经常出现豪门俱乐部私下结盟造反、另立门户的案例,但大多数时候,这些组织都会自行解散、无疾而终。

必须指出的是,俱乐部造反的目的往往并不是真的要从零开始创立一项新的IP,更像是以此为谈判资本,迫使规则制定者做出利益妥协。从这一角度出发,这些造反往往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诉求。

如前文所言,欧超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浮出水面,一些豪门俱乐部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组织办赛来获得更多收益。1998年,意大利媒体大亨、AC米兰老板贝卢斯科尼连和传媒大亨默多克等人提出,希望像打造一个像北美四大职业 体育 联赛一样的封闭联赛,之邀请欧洲最顶级的豪门俱乐部参赛,但这一构思随即遭到了欧足联的反对。

同一年,AC米兰、巴萨等14家欧洲足球豪门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秘密召开了会议,酝酿成立G14组织,希望能让豪门球队在欧冠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分红,随后欧足联同意了他们提出的欧冠赛制改革建议。

2000年9月,G14正式在布鲁塞尔完成注册,此后成员扩大到18家,不断探讨成立欧洲超级联赛的设想。同时,这些豪门以G14的名义连和与国际足联、欧足联进行谈判,成功迫使欧足联和国际足联同意在世界杯和欧洲杯后向参赛的足球选手支付薪水,并向其间受伤的球员所在的俱乐部提供经济赔偿。2008年,在俱乐部与欧足联达成相关协议后,G14宣布解散,但转而又成立了性质相似的欧洲俱乐部协会并继续就欧冠的不合理机制向欧足联施压。

除了欧超的前身G14外,国内体坛比较熟悉的俱乐部造反案例有中超七家俱乐部在2004年发起的G7革命、CBA七家俱乐部在1998年成立的“职业篮球俱乐部联盟筹委会”以及18家俱乐部在2016年成立的中职联公司。如你所知,这三个组织在各自的协会介入后均很快宣布解散,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诉求,推动了联赛的职业化进程,虽败犹荣。

2004年10月,国安等七家足球俱乐部达成战略同盟,向中国足协提出“行政退出、资本决定、政企分开、管办分离、公司化经营”。但在中国足协的强力干预下,G7随后就宣布解散,但此后中国足协也推出中超联盟的架构,承诺要尊重投资人利益,用公司化方式运营中超联赛,这为日后的中超公司成立奠定基础。

1998年12月,CBA的上海男篮等七家俱乐部的老总在上海联合成立“职业篮球俱乐部联盟筹委会”。这七家俱乐部希望篮管中心允许CBA各队参与联赛规则制定,比如允许俱乐部可以自行洽谈装备赞助商,并呼吁把CBA推进为“共存共荣、共同发展、共享成果”的利益统一体,这被视为是在向“领导权、经营权、管理权”三权集于一身的篮管中心公开挑战。(详情请参看拙作《CBA的两度结盟造反和一次另立中央》)

从1998年12月18日成立到1999年2月18解散,“职业篮球俱乐部联盟筹委会”这个以推进CBA职业化为己任的筹委会仅仅只存在了两个月。但也并非一无所获,在1999-2000赛季到2003-04赛季期间,篮管中心曾允许CBA球队可以自行寻求装备赞助商。

2016年,时任上海男篮俱乐部董事长的姚明呼吁所有CBA20家俱乐部一起成立公司来自己运营CBA联赛,结果有两家俱乐部拒绝加入,而这18家俱乐部一起成立了中职联篮球俱乐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职联”),并以公司的名义向中国篮协提出要求,由中职联公司来获得CBA联赛的商务运营和竞赛管理权。

中国篮协否决了这一要求,但随后提出,中国篮协将联合所有20家俱乐部成立中篮联公司来运营联赛。最终,在2016年9月,中篮联公司(俗称“CBA公司”)成立,时任篮管中心副主任的李金生担任董事长,姚明担任副董事长,中国篮协持股30%,20家俱乐部平均每家持股3.5%。

此后在上层的支持下,姚明成为篮协主席,并接替李金生担任CBA公司董事长,中国篮协从CBA公司退股,二十家俱乐部每家持股5%。与此同时,18家俱乐部成立的中职联自始至终没有真正运营,在CBA公司正式运营后很快就被悄然注销。

虽然有人戏称,中职联更像是一个与中国篮协谈判的筹码,并且,在率众造反的过程中,成为篮协主席的姚明不啻于被招安,此外,中国篮协在CBA公司有一票否决权,重大事务仍然由中国篮协幕后拍板,但相比以往,CBA公司的成立已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而中职联公司也算是变相实现了其成立时的初衷。

在看了这些虽败犹荣的案例后,你会发现,俱乐部们联合成立的造反平台更多是逼迫协会做出妥协让步的一个谈判条件。所以,此番,欧超非常巧合地抢在欧足联大会正式表决欧冠扩军计划的前一天官宣成立,这种巧合着实耐人寻味。

豪门长期以来就对欧冠不断扩军非常不满,此番欧足联开会要正式表决此事,欧超联赛匆匆宣布成立,无疑是在向欧足联明确说不,未来欧足联大概率要通过欧冠的一些改革向豪门做出补偿,欧超流产不可能全无收获。

至于为何说欧超是匆匆成立?有两个佐证:

其一,欧超的成员构成机制是15+5,但目前仅仅凑了12个,不仅剩余三个固定席位尚未确认,而且剩余五个灵活席位具体如何筛选也没有很详细的规则,在这种情况匆匆选择对外官宣,可见有些着急;

其二,12家豪门俱乐部联合成立欧超联赛,但短短两天,已经有10家俱乐部火速宣布退出,可见此前他们缔结的盟约并不那么牢靠,这也是沟通不畅、匆匆官宣的体现,难免给人留下临时搭建草台班子的印象。匆匆官宣成立,又匆匆宣布退出,何其草率!

欧洲足球暂时击退美国资本,球迷十分警惕足球寡头化

欧超联赛的设想已经存续数十年,堪称几代豪门俱乐部掌门人的梦想,如今好不容易有摩根大通这样的美国投资巨鳄肯出资支持,为什么却轻而易举地就被瓦解?

面对这块价值百亿美元的超级蛋糕,如果说那些没有加入欧超的俱乐部和球迷群体反对可以归结为羡慕嫉妒恨的话,那这些豪门俱乐部的球迷群体为何也如此旗帜鲜明地反对呢?更何况,这些豪门之所以成立欧超联赛,也是因为长期以来对欧足联经营欧冠的策略和利益分配机制不满,既然欧超旨在推陈出新、革除弊病,为什么世人却都不欢迎这些革命者呢?

直接原因就是,欧超联赛只吸纳豪门球队,中小俱乐部被摒弃在外,其本质是金元足球的进一步寡头化,资本机构强行垄断足球市场,进一步切割大块蛋糕,欧超将独享天价转播版权合同和最顶级的赞助商资源。而现有的各国联赛则难以获得核心资源扶持,豪门球员为了踢好欧超大概率会选择在本国联赛中轮休,所以本国联赛的收入锐减是大概率事件,而中小球队的分红则进一步萎缩。

要知道,欧洲足球的根基命脉恰恰是大量并不广为人知的中小足球俱乐部,是他们深入全国社区,覆盖和培养了广阔的足球人口,而豪门往往直接从中小俱乐部购买潜力明星。一旦资本让足球寡头化,中小俱乐部和豪门之间将被进一步割裂,中小俱乐部入不敷出,迟早会趋于消亡。

当然,美国投资大鳄们斥巨资来创建一个全新的欧超联赛,最终,这些投资都要通过赛事收回成本并实现盈利,而这些盈利注定要从球迷身上获取,毕竟羊毛始终要出在羊身上。一旦欧超形成垄断地位,足球迷的看球成本将大幅提升,这也是欧洲球迷近年来频频抗议的一大现象。

有鉴于此,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说,“欧超将冲击国内比赛的核心赛事,并将影响英国球迷群体的核心利益。”而曾在皇马、罢赛等豪门效力过的传奇球星菲戈也明确反对欧超,斥责其会毁掉欧洲足球的根本:“这个所谓的‘超级联赛’一点也不超级,这一贪婪而冷酷的行为,会给我们的草根足球、女足以及更广阔足球体系的建立带来灾难。而其目的仅仅是为了满足那些自私的资本家的利益,他们早就不在乎球迷的想法了,而且藐视 体育 道德。真可悲。”

或许对于国人而言,资本大鳄垄断足球后将高昂成本转嫁给欧洲球迷的种种后遗症,很难感同身受,毕竟足球在中国可有可无,并不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但假设,有资本突然将中国所有的985高校买断并私有化,然后重新组建“中国超级名校联盟”,只有价高者方可入校就读。或许,届时,国人才能理解欧洲人为何如此憎恶资本垄断足球。

欧超成欧美 体育 文化之争,欧盟立法更支持欧足联

当然,欧超注定流产的深层次原因则是,这是美国 体育 文化和欧洲 体育 文化的正面较量。欧美两者之间谁的 体育 文化更发达更成熟很难有定论,但强龙难压地头蛇,效仿美国封闭赛事机制的欧超在欧洲遭遇全民抵制实属正常。

自二战后,美国不断向全世界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和文化产品,在 体育 领域,NBA堪称是国际化程度最强的 体育 赛事,同时也是当今全球最强的美国 体育 文化输出产品。不过,世界的第一大 体育 运动却是足球,而足球世界的重心则是欧洲。这些年,美国投资机构不断前往欧洲进行足球俱乐部投资,这被欧洲人视为文化 体育 领域的马歇尔计划。

此次欧超的背后金主是美国的投资大鳄摩根大通,而欧超的三位副主席——曼联主席格雷泽、阿森纳主席克伦克、利物浦主席约翰·亨利均是美国大亨。所以,欧洲对欧超的阻击更多被视为是欧洲足球文化对美国资本大鳄的抵制。

此外,恩德斯分析公司的弗朗索瓦·戈达尔认为,美国职业 体育 都是封闭式的 体育 联赛,而欧洲 体育 则是更富竞争性的升降级赛制,美国投资人对此并不习惯。“升降级就意味着俱乐部的营收可能会非常不稳定,这给投资人会带来不安全感,为什么职业 体育 要让投资人有这种不安全感?在美国,一切都要对投资人负责。”

而欧洲球迷最不满意的恰恰就是欧超是封闭赛事。没有升降级,这违背了欧洲足球生态系统的 体育 价值和开放竞争原则,是对欧洲足球长久以来竞争精神和公平原则的公然藐视。德甲球队勒沃库森CEO沃勒尔直言:“封闭的赛制是对足球的犯罪。”

在这两种逻辑的背后,则是欧美对职业 体育 和业余 体育 金字塔串联的机制明显不同:欧洲 体育 组织的金字塔结构将职业 体育 和非职业 体育 融合,出于公益的目的由协会和联盟垂直一体化的分层管理,所以实行升降级制度,给中小俱乐部一个上升通道。但北美 体育 模式严格区分“业余” 和“职业” 体育 ,两者之间是完全不同的两套管理机构和运营逻辑,美国职业 体育 谋求的就是用寡头垄断来获取最大利益,不承担 社会 责任,而NCAA在以往是不允许 体育 运动员有任何收入,是纯粹的业余球员。

即便欧超没有美国资本插手,欧超也很难在现行的欧洲 体育 文化中存活。因为欧洲现行的 体育 法律赋予了欧足联相应的行业高度自治权和反垄断豁免权,这意味着只要没有欧足联的支持,很难有一项顶级IP可以堂而皇之地压过欧冠而独立存在。

早在2000年,欧盟各国就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欧盟竞争法不能全部适应于 体育 领域,要尊重 体育 领域的独特性,允许 体育 协会高度自治和享有部分反垄断豁免权,比如国际篮联就规定,在一个国家只允许有一个顶级篮球联赛,不能出现两个并列级别的篮球赛事,否则就有权对该国进行禁赛,而这一规定就脱胎于欧洲法律授权单项 体育 协会的行业反垄断豁免权。

2000年,欧盟发布《欧洲 体育 的 社会 功能及其特殊性宣言》,也被称为《尼斯宣言》,该宣言要求,欧盟竞争法适用于 体育 领域时,需要遵循的三个基本原:一、充分考虑到 体育 运动的独有的特点;二、竞争法的适用不影响 体育 运动组织者纯粹为了比赛的顺利进行而行使的那些管理职能三、尽量保持 体育 运动的 社会 和文化功能。

2009年,欧盟专门发布《欧盟 体育 白皮书》,明确提出,欧盟尊重 体育 的特殊性,在 体育 相关案例中,欧洲法院遵循逐案审查原则,要谨慎地使用欧盟竞争法,充分尊重国际 体育 组织和单项 体育 协会对于 体育 组织的管理权利。

基于此,欧盟允许 体育 联赛和 体育 协会拥有一定的反垄断豁免权,在具体赛事管理中拥有高度自治权。尽管欧超明确强调欧超的成立不违背欧洲任何的法律,但一旦真的双方对簿公堂,届时欧盟法律恐怕还是会更倾向于欧足联这个行业协会。更何况,英国首相和法国总统此番都已明确表示,他们不排除会采取立法举措来保护欧洲足球。所以,从法律角度而言,欧超流产也实属正常。

巴萨msn解散原因

北京时间9月25日,苏亚雷斯召开发布会,正式告别巴塞罗那。至此,曾经大杀四方的MSN组合彻底解体,只留下了梅西一人,并且,梅西的未来也充满了阴影与不确定性。

2013年,巴萨虽然在西甲完成百分夺冠,但在欧冠赛场遭遇了拜仁“七喜”的血洗。这一年全世界都知道巴萨的命门是中后卫,普约尔年龄加伤病的影响导致状态与出勤率极不稳定,马斯切拉诺仅仅是差强人意。在这样的情况下,转会窗巴萨仅仅引入了内马尔一人,并未对后卫线进行补强。同时教练比拉诺瓦因身体原因卸任,新教练马蒂诺是一名名不见经传的阿根廷教头。一切操作让巴萨的新赛季之旅蒙上了一层阴影。

结局就是,巴塞罗那遭遇了四大皆空,更是在最后一轮联赛中主场战平马竞,在家门口丢掉了西甲冠军。以梅西为首的巴萨球员更是遭到了口诛笔伐,唯一的新援内马尔也饱受质疑,被认为是吹嘘出来的巴西天才。主教练马蒂诺也在任教一年后黯然下课,队魂普约尔也就此退役,再加上青训球员的违规操作所带来的转会禁令,此时的巴萨可谓是风雨飘摇,连梅西都萌生了离开的念头。但在比拉诺瓦的劝导下还是选择了留下,这也是比帅生前为巴萨做出的最后贡献。

随着巴萨的上诉成功,转会禁令延迟一个窗口,给了巴萨一个夏窗的时间进行自我救赎。命运的齿轮就此开始转动,本以为会坠入深渊的巴萨,就此触底反弹。

这个转会窗口,巴萨送走了小法、桑切斯等人,并先后引进了马蒂厄、维尔马伦、拉基蒂奇、苏亚雷斯多名新援。而今天的主角之一—苏亚雷斯,在这一年的世界杯上乌拉圭对阵意大利的比赛中,因撕咬基耶利尼而遭到了长达四个月的足球禁令。一时间这个转会市场的香饽饽突然就变成了人人喊打的坏小子,而巴萨选择铤而走险的签下苏亚雷斯,以当时的眼光看这笔转会,无疑是一次豪赌。

虽然组成了天赋爆棚的三叉戟MSN,但巴萨的路走得并不是那么顺利。虽然苏亚雷斯作为首发在国家德比中首次为巴萨出场,并奉献了一次助攻,但难以掩盖巴萨总体的糟糕表现,1-3败走伯纳乌,质疑声再次此起彼伏。

在复出之初,MSN组合并未发挥出应有的威力,梅西还是牢牢的占据中路,苏亚雷斯则拉到了右边路,表现也一直不温不火。而在15年初客场1-0负于皇家社会的比赛后,巴萨队内又被爆出了内讧,主教练恩里克与梅西不和的消息一时间让人们怀疑巴萨会不会又走上个赛季的老路,要知道这个转会窗口巴萨有禁令在身,已经没有再次弥补的机会了。

但出人意料的是,这次风波过后,梅西与恩里克似乎达成了和解,并且让出了中路位置,来到右边路。回到自己熟悉位置的苏亚雷斯也找回感觉,表现越来越好。从这个时候开始,MSN组合才算是真正的合体了。

他们一路披荆斩棘,连克强敌,三人展现出了良好的化学反应,帮助巴萨联赛反超皇马,欧冠斩落多个其他联赛的冠军并最终捧起大耳朵杯。在人们讨论史上最具有含金量的欧冠冠军时,15年的巴萨绝对榜上有名。这一年的巴萨,时隔六年再次达成三冠王的成就,也是历史上第一支两次获得三冠王的俱乐部。MSN展现了他们惊人的统治力。

接下来的一个赛季,三人继续展现着惊人的实力,在梅西伤缺两个月情况下依然连战连捷,更是在国家德比中打出来4-0的大胜。MSN的另一位主角内马尔当初顶着梅西接班人的光环加盟巴萨,在经历第一个赛季的失败后进步迅速,梅西不在的日子里扛起了巴萨的大旗,展现出自己作为梅西接班人的风采。但在梅西复出后,人们的关注点又重新聚焦在梅西身上,似乎忘记了两个月前内马尔惊为天人的表现,这也为内马尔后来的离开埋下了伏笔。这个赛季的巴萨在欧冠中倒在了八强,没能完成卫冕的目标,但人们并未失去信心,依然对这支巴萨抱有很高的期望。

随之而来的16-17赛季,三人依旧配合美如画,经常在两人进球的情况下合力帮助还没有进球的另一个人进球,关系十分良好,而巴萨也渐渐患上了MSN依赖症,进攻过度依靠他们三人的个人能力与配合。联赛发挥不稳定,丢掉了联赛冠军,欧冠客场惨遭巴黎4-0大比分屠杀。尽管在三个周以后巴萨完成了欧冠史上最大的逆转—诺坎普奇迹,但此时的巴萨已经积重难返,勉强进入下一轮后客场再次0-3败给尤文图斯,而这一次,没有了奇迹。诺坎普奇迹后有一个细节,看过比赛的观众都知道本场比赛最为出彩的无疑是内马尔,而巴萨官方在赛后却放出了一张梅西的照片,这样的操作,或许就是内马尔真正决定离开巴萨的导火索。原来,梅西与内马尔,并不是人们想象的国王与王储,而是皇下王的关系。只要梅西还在,内马尔便没有可能成为巴萨第一人。于是乎,在这个夏天,内马尔选择加盟刚刚被巴萨翻盘的巴黎圣日耳曼,留下了2.2亿的天价转会费,至今无人超越。

MSN组合就此解体,巴萨为了弥补内马尔离开后留下的空缺,先后引进了登贝莱、库蒂尼奥与格列兹曼,但都无法替代曾经的内马尔。内马尔离开后的两个赛季,巴萨先后遭遇了罗马与利物浦的翻盘了,似乎是在用被逆转来偿还两年前逆转巴黎时向上天借的运气,战绩不佳,新援不给力,巴萨成为了全欧洲的笑柄。

在刚刚过去的这一赛季中,巴萨不仅再次经历四大皆空,欧冠赛场更是被拜仁8-2血腥屠杀,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巴萨再次进入了风雨飘摇的时候,对于老将的清洗,似乎势在必行。拉基蒂奇走了,苏亚雷斯也走了,梅西虽然表示下赛季会留在巴萨,但他的未来,已然变得不明朗